养老行业资源品牌库
医养产业最新最热活动
找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找新闻
国常会聚焦发展银发经济,专家:面向老年人的产品服务要更加适老化
发布时间:2024-01-08来源:上游新闻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行动,但其整体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从老年产品和服务的规模、结构、质量上,都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及提升。

人口老龄化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22年末,中国60 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9%。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则为“老龄社会”, 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

近年来,老龄化进程加快。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

面对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和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2021年5月,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

宁吉喆表示,从挑战方面看,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人口结构变化大趋势下,国内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有其迫切性和战略意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发展银发经济有助于改善民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也将释放巨大内需潜力,既利好当下经济复苏,也惠及长远经济发展。

“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行动。”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倍增至5.2亿人,老龄化水平也将翻倍达到40%以上,意味着老年人将从社会舞台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央,各项政策的制定需要尽快过渡到基于人口老龄化的一种决策思维。

周茂华坦言,目前我国在银发经济配套的高质量供给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养老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不足,普惠高质量康养照护供给不足,老年人医药、食品、生活必需品等方面创新与供给不足,金融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等。

原新亦表示,我国银发经济的整体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银发经济实际上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所有产业,从老年用品和服务的规模、结构、质量上,都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及提升。比如,我国在数字社会、智能化社会建设上的优势应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各方应合力保障老年人养老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原新认为,在保障老年人养老、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问题上,需要政府、市场、家庭、个人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原新介绍,政府的责任是行使保基本、兜底线、普惠性的职能,经济困难、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需要政府来兜底;保基本是指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普惠指的是基本养老服务要覆盖到所有公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2021年至2035年,我国老龄产业在多个方面产生需求,包括老龄健康方面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疗卫生、安宁疗护等;老龄用品与制造方面的适老化产品、康复辅具等;老龄宜居方面的适老化改造、适老化环境与服务等;老龄金融方面的个人老龄金融产品及老龄产业金融支持等。

“市场一定要形成适老化的观念。”原新表示,市场要生产出适老化的产品,包括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的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推出适老化的服务,涵盖健康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临终老人的临终关怀服务等。

此外,原新指出,赡养父母、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提倡个人也应承担起自己养老的责任,“50后刚步入老年,60后正在变老,70后即将变老,他们完全有能力配置个人的养老资产,如果想在国家保基本的基础上有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个人必须要去作出相应安排。”

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而根据北京民政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北京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不足1%,99%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原新指出,养老机构承担的主要责任是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社区提供临时过渡性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一定要做好助老工作。

“若想让老年人安心居家,就要研究如何打破养老院的围墙,把养老院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送到家里,这需要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专业化的技术标准。”原新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以家为圆心,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享受养老服务。

据中国社会报报道,苏州市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在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助浴点等养老服务设施。2020年起,苏州市探索打通“白+黑”24小时服务链,开展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起居照料、精神陪护、应急处置等基础服务,以及个人卫生、饮食照料、家庭保洁、代办代购、临床护理等个性化服务,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成为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的床位。


0